省科协和省农科院赴余杭区调研农民技术人员职称体系建设工作
近日,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骆春荣,省农科院研究员、浙江农艺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朱奇彪,省农科院农民教育与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李宝值等一行5人赴余杭区调研农民技术人员职称体系建设工作。余杭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黎德峰等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调研人员首先参观了葡萄科技小院建设情况,听取小院负责人潘浩亮对科技小院创建工作的介绍。该小院于2024年9月被中国农技协批复设立,在省、市、区科协和省农科院的关心支持下,与浙江农林大学校地合作开展葡萄有机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并组织农民培训和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发的葡萄及加工产品多次在省市农产品评比中获得金银奖。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骆春荣介绍了这次调研是围绕浙江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体系建设工作,他指出,完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和省科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聚焦乡村振兴与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近年来,余杭区农民职称体系建设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福裕的做法成效明显,走在全省前列,希望到余杭区调研能听到更多基层的意见建议,为我省农民职称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余杭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黎德峰首先向调研人员汇报了余杭区科协通过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评定、科技小院创建、农民科学普及、技术培训、农民职称服务和人才政策优化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余杭区农民素质教育服务总站站长顾万帆围绕余杭区现代“新农人”,积极打造“三农”人才队伍,从人才政策、培育体系、示范引领和优化服务等4个方面汇报了余杭区农民人才培养和职称评定的工作做法。
杭州爱比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浩亮、副总经理朱生花,瓶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余杭区瓶窑东苕溪稻米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宋金凤,余杭区劳动模范、余杭区十佳农创客、省林业乡土专家、余杭区径山镇老方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巍,杭州宇航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伟芬,余杭车坑坞茶厂负责人童兆民,余杭区鸬鸟镇老水杉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华等农民代表分别从各自产业领域和自身成长出发,谈了对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人才政策的导向和看法。
朱奇彪研究员对参加座谈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认为,通过这次调研,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坚实依据。省科协和省农科院要认真分析,总结研究解决农民职称评定的短板瓶颈,不断完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标准,进一步激发“新农人”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打造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职称体系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朱奇彪研究员还介绍了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评定的相关政策和省农科院在农民人才培训、政策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省农科院有更多的机会服务余杭。
在认真听取汇报和交流后,骆春荣副部长肯定了余杭区在农业产业和农民人才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感情上“厚爱一分”,在工作上“高看一眼”、在解难上“多帮一把”,增强人才队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获得感、归属感,让人才在余杭深深扎根。他还对今后余杭农业发展和人才培育、职称评定等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余杭区科协)